鉅大LARGE | 點擊量:621次 | 2021年09月30日
科學家研制基于硅混合陽極的高性能鋰離子電池解決方法
在鋰離子電池中使用硅陽極,被視作該領域的一個重要挑戰(zhàn)。與石墨陽極相比,硅的儲能量可達到前者的十倍。若順利得到應用,其有望將整個電芯的容量翻倍。遺憾的是,由于硅的性質不太穩(wěn)定,科學家一直未能找到生產純硅陽極的好方法。
硅混合陽極材料的SEM(掃描式電子顯微鏡)圖像
為克服純硅陽極的短板,東芬蘭大學(UEF)的研究人員們開發(fā)了一種混合材料,特點是由介孔硅(PSi)和碳納米管(CNT)組合而成。
UEF教授Vesa-PekkaLetho表示說,該團隊在鋰離子電池研究上取得了激動人心的進展,希望他們的專業(yè)知識能夠為這一領域做出突出的貢獻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介孔硅微粒是由大麥殼的灰分制成的,工藝上使用了從植物體中提取無定形多孔硅的方法,且硅藻土中的灰分含量尤其高。
充電溫度:0~45℃
-放電溫度:-40~+55℃
-40℃最大放電倍率:1C
-40℃ 0.5放電容量保持率≥70%
該校研究團隊還使用了一種名為‘化學共軛’(ChemicalConjugation)的方法,可將具有適當極性的PSi和CNT材料結合到一起,以防止阻礙鋰離子向硅中擴散。
科學家發(fā)現,通過使用正確的共軛方法,有助于改善陽極的導電性和耐久性。此外團隊仍致力于開發(fā)基于固體電解質的純硅陽極,以減輕鋰離子電池和電解質界面上的安全隱患。
今年三月份的時候,團隊已經在《科學報告》(ScientificReports)上發(fā)表了其中一篇論文。
標題為《ConjugationwithcarbonnanotubesimprovestheperformanceofmesoporoussiliconasLi-ionbatteryanode》。
此外在四月的《材料、化學和物理》(Materials,Chemistry,andPhysics)期刊上,團隊又發(fā)表了另一篇論文。
標題為《CascadinguseofbarleyhuskashtoproducesiliconforcompositeanodesofLi-ionbatteries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