鉅大LARGE | 點擊量:831次 | 2019年12月04日
豐田如何實現(xiàn)全固態(tài)電池商業(yè)化②
前篇《豐田全固態(tài)電池商業(yè)化之路①》提到豐田要實現(xiàn)全固態(tài)電池的商業(yè)化應用核心的基礎技術是有效降低了全固態(tài)電池的內部阻抗。本篇將詳細為大家介紹:為了降低電芯內部阻抗,豐田在涂布以及其他制法工藝上采取的四大技術。通過這一系列技術的確定,豐田實現(xiàn)了上篇中提到的降低硫化物系全固態(tài)電池內阻,提高輸出功率密度的效果。
豐田全固態(tài)電池實現(xiàn)商業(yè)化應用的四大基礎技術及其效果
通過涂覆正極活性材料來抑制阻抗層
早期研發(fā)的全固態(tài)電池由于輸出密度與能量密度都很低,遠遠無法達到商業(yè)化水平。豐田分析到,造成內部阻抗上升的有4大問題:(1)正極內的正極活性材料與固體電解質界面會產生電阻層;(2)固體電解質層會變厚;(3)正負極內的活性材料凝集;(4)構成正負極或者電解質的固體顆粒之間會形成空隙。
阻礙全固態(tài)電池性能改善的四個要素
在正極活性物質與固體電解質界面產生的(1)所提到電阻層時,所產生的問題是使得鋰(Li)離子無法從界面順利通過。其結果電池的內阻增加并且輸出密度無法提高。根據(jù)巖瀨先生的說法,“上述阻抗層會造成輸出密度下降兩位數(shù)的程度“。
上面提到的界面電阻層,主要是由于正極活性材料中的鈷(Co),鎳(Ni)、錳(Mn)等遷移金屬的擴散,與硫化物固體電解質中的硫(S)反應,形成硫化物,而鋰離子無法順利通過該硫化物。
在正極活性材料和固體電解質之間的界面處形成的電阻層
使用鈷酸鋰的正極活性物質,同時使用磷酸硫化鋰(Li7P3S11)作固態(tài)電解質時的例子。正極活性物質中的遷移金屬鈷(Co),與固體電解質中的硫(S)發(fā)生反應生產硫化物(硫化鈷,Co3S4),形成電阻層。
針對這一問題,豐田的對策是對正極活性物質進行涂覆。通過覆蓋活性材料的周圍,防止形成電阻層。
正極活性材料的涂覆層
雖然涂覆層優(yōu)選是越薄越好因為這樣粒子傳導性高,但為了避免產生包覆不全,豐田將涂覆層厚度控制在了10nm左右(根據(jù)豐田的數(shù)據(jù)創(chuàng)建)。
根據(jù)巖瀨先生的說法,對于上述涂覆層有3個要求:“鋰離子可通過”,“S,過渡金屬,氧(O)等元素無法通過”,“不與正極活性材料和電解質發(fā)生反應”。即它不會抑制Li離子的傳導并阻止S和過渡金屬的移動并防止形成電阻層。更進一步該涂覆層也不會與正極活性物質或固體電解質發(fā)生反應造成其劣化或生產其他的阻抗層。而要求不讓氧通過的原因是因為正極活性材料中的O如果進入電解質的話,鋰的離子導電性會降低,同時產生磷酸鹽(Li3PO4)。
涂覆層的一個候選物是鈮酸鋰(LiNbO3)。豐田以10納米的厚度涂覆它。涂層越薄,Li離子越容易通過,越好。然而,涂覆越薄就越容易產生缺陷(未涂覆部分),耐久性也會受到影響。“試驗階段豐田還嘗試了5nm和7nm的厚度,但從性能與耐久性的平衡來看,目前10nm是最好的”(巖瀨先生)。
通過濕涂工藝覆薄固體電解質層
問題(2)固體電解質層增厚導致的困難點是Li離子的導電性降低。而在全固態(tài)電池中,之所以能夠具備電池的機能主要就是因為Li離子能從固態(tài)電解質中通過。
根據(jù)巖瀨先生說法,早期的電解質層變厚的原因主要是受限于當時的電芯工藝。在全固態(tài)電池開發(fā)的早期階段,制作的電池是直徑約10mm的紐扣電池。分別用到正極混合材料(正極活性物質,固體電解質,導電輔助劑)和固體電解質,負極混合材料(負極活性物質,固體電解質),且將各個材料的粒子保持干燥的狀態(tài)下依次填充在圓筒狀的容器內,然后蓋上不銹鋼制的集電器,上下用螺釘擰緊然后進行加壓。這樣的方法難以使固體電解質變薄,最高的水平就是將厚度保持為300至500μm。
全固態(tài)電池開發(fā)初期的制造工藝
正極混合材料、固體電解質層、負極混合材料分別在原料干粉狀態(tài)下混合,然后依次投入圓筒容器內,插入作為集電器的不銹鋼板,上下擰緊螺絲加壓。固體電解質變厚,無法應對大量生產。
而且,上述工藝也難以應用于大規(guī)模生產。如果“大量生產,等于需要將粉末薄薄地涂布在集電體材上面,即使干燥的粉末能夠均勻地排列在箔材上,運輸?shù)乃查g,就會蓬松亂飛,無法實現(xiàn)高速運輸。“
豐田為解決這兩個問題所采取的對策就是濕涂法:將干燥的粉末在溶劑中分散制備成漿料,將漿料涂布在箔材上然后進行干燥的工藝。通過干燥除去溶劑,分別形成正極,固體電解質和負極層。
通過濕涂法制備正極,固體電解質和負極
將原料粉末分散在溶劑中以形成漿料(注2:漿料是固體顆粒分散在溶劑中的固液兩層狀態(tài)),將漿料涂布到箔材上并干燥。通過溶劑干燥揮發(fā)形成正極,固體電解質和負極層。表面張力在干燥過程中起作用,因此具有易于形成高密度均勻層的優(yōu)點。
巖瀨先生例舉了選擇濕涂法的原因之一是平整效果。當溶劑蒸發(fā)時,表面張力自然地達到相同的高度,同時層被緊固。然而如果是干燥的粉末的話無論如何擠壓,密度也不會增加。
此外,濕式涂布法中,將正極混合材料和固體電解質,負極混合材料各自形成的漿料中,混合粘結劑。顆粒間緊密粘結的同時,粒子也被牢固地固定在箔材上,即使運輸過程中也不會發(fā)生問題。而干粉狀態(tài)則即使添加粘結劑也難以實現(xiàn)運輸。
全固態(tài)電池的濕涂法工藝如下:首先,將正極混合材料的漿料薄薄地涂覆在鋁(Al)箔上。接下來,將負極混合物材料的漿料薄薄地涂覆在銅(Cu)箔上。另外,將固體電解質的漿料薄薄地涂覆在另一個Al箔上。
然后,分別進行干燥后,將Al箔上涂覆的固體電解質層與負極混合材料層對面重疊進行加壓,加壓后剝離Al箔,固體電解質層轉移到Cu箔的負極混合材料層之上。在此之上,再次對向疊加涂覆正極混合材料的Al箔層,加壓形成3層結構,從而制造電芯。
與常規(guī)電解液的鋰離子電池的電芯制備最大的區(qū)別是預制電極的混合材料中混合電解質,然后涂覆在箔材上。常規(guī)LiB電池中,正負極片與隔膜貼合后,注入電解液。而全固態(tài)電池由于電解質是固態(tài)的,無法后期添加。
據(jù)巖瀨先生所述,通過這樣的改善,能夠將固體電解質的厚度從300微米〜500微米變薄至20微米〜50微米,離子導電性提高了10倍以上。
事實上,豐田在漿料溶劑中采用了水溶性粘結劑(良好溶劑)和難溶性粘結劑(不良溶劑)兩種。因為如果粘結劑覆蓋在粒子周圍,內阻會變高。通過使用兩種溶劑,粒子周圍僅能附著部分粘結劑,以此抑制內部阻抗的增加。正極混合材料,固體電解質層和負極混合材料都使用了這樣的混合溶劑。
此處關鍵點是選擇溶劑。在硫化物基固體電解質中,由于內部的S容易反應,因此可用的溶劑受到限制。而且,電解質還混合在正負極混合材料中。巖瀨先生表示“不與正負極材料反應的溶劑有很多,但是不與硫化物的固體電解質反應的溶劑卻很難有,目前LIB電池中常用的溶劑N-甲基-2-吡咯烷酮(NMP)就會與電解質反應。“而且,粘合劑一旦不能在溶劑中溶解,就很難產生粘結的效果,所以能溶解粘結劑也是選擇溶劑的條件之一。此外,如上所述,還需要具有粘合劑不同溶解性的兩種溶劑(良溶劑和不良溶劑)。
這樣它使用不良溶劑與良溶劑搭配的方法。根據(jù)巖瀨先生說法,豐田的做法是預先將良溶劑和不良溶劑按照一定配比混合制成溶劑,再投入固態(tài)電解質以及粘結劑。最初的時候,良溶劑比例較高,結果粘結劑會完全溶解分散,將其涂布然后進行干燥,在干燥過程中首先蒸發(fā)沸點低的良溶劑。由此導致不良溶劑的比例迅速增加,就會使粘合劑凝結并部分地附著在顆粒周圍。
專注于攪拌和壓制工藝
問題(3)提到的正負極內的活性物質凝集,所造成的問題主要是由于凝集導致活性物質的表面積會減小?;钚圆牧贤ㄟ^表面接觸電解質顆?;驅щ娭鷦﹣斫粨QLi離子和電子。如果電解質和活性材料之間的接觸面積減小,Li離子和電子的導電性降低,也會造成內阻增加。
電池制造階段,活性材料的團聚和空隙問題及其措施
兩者都能造成鋰離子或電子的導電性降低。對此,豐田通過摸索能使活性物質均一分散的漿料攪拌方法,以及尋求合適的加壓方法使電極形成致密化。
因此,豐田采用的對策方法是在漿料階段使活性物質均一分散,防止凝集。具體來說就是利用旋流來實現(xiàn)。
根據(jù)巖瀨先生說法,使用兩個直徑略有不同的管狀容器同心疊加,內部容器在圓柱形表面上具有許多孔,同時將漿料投入內側的容器并使之高速旋轉,漿料甩入空孔與外側容器的微小間隙間。通過在該間隙中對漿料加入剪切力,凝集的2次粒子松動成最小單位的1次粒子,而1次粒子則粉碎成為更微細顆粒,實現(xiàn)顆粒的更均一分散。(注3:事實上,豐田對固態(tài)電解質同樣進行了均一分散。使用的是超聲波均質裝置。與使用旋流裝置不同,剪切力對顆粒不起作用,因為它通過用超聲波振動來攪動顆粒。二級顆粒僅松散成初級顆粒,但據(jù)說這更適合固態(tài)電解質漿料。)
另一方面,(4)所提到的正負極間的空隙所造成的問題則是因為Li離子和電子的導電性降低。而作為對策,則是通過電極的致密化以及對電極的加壓來實現(xiàn)。(注4:有一個缺點是電極密度降低,能量密度降低。)
這里的重點是加壓方法,豐田最初檢討的有三個方案:平壓和輥壓以及冷間靜水液壓(CIP),而最終則是選擇了CIP。
在紐扣電池的情況下,電芯加壓所需要的力約為每cm2需要49kN。對于車載電池,面積約為200~300cm2,因此所需壓力增加到9.8M~14.7MN。如果采用平壓方式,則需要一臺非常巨大的設備,很難實現(xiàn)。而輥壓則會出現(xiàn)“電極卷翹,或是端部突出,或是端部欠缺等的問題。
與此相對,CIP則是將電芯投入防水袋包裝內然后將其抽真空,放入盛水的容器中,通過水泵使水壓上升形成壓力。由于能夠360度均勻施加壓力,電極不會發(fā)生卷翹,多余或欠缺的情況。而且,可以小至1.5平方米的小型設備就能進行操作。(注5:最大的問題是提高水的壓力需要時間,因此在大規(guī)模生產的情況下,有必要縮短它。在CIP中,將電芯放入容器后,必須提高水的壓力。)
這些技術構成了豐田全固態(tài)電池的基礎,在此基礎之上,豐田公司還會通過進一步的改良,來實現(xiàn)超越現(xiàn)有LIB性能的的全固態(tài)電池。此外,未來,可對應5V級高電壓化的正極,或是S正極,硅(Si)系負極,以及安全性能上比硫化物系更優(yōu)秀的氧化物系電解質的活用,也會作為下一步的討論對象。豐田的巖瀨先生表示,“目標是實現(xiàn)大約1000wh/L的體積能力密度”,而且這一目標潛力將非常之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