鉅大LARGE | 點擊量:4323次 | 2019年09月09日
金屬鋰負極全面解讀
說起鋰離子電池就不得不提起日本的索尼公司,在1992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以碳材料為負極,含鋰金屬氧化物為正極的商用鋰離子電池,這也標志著一個全新儲能時代的到來,隨后經(jīng)過幾十年的發(fā)展,鋰離子電池的各項性能逐步提高,幾乎已經(jīng)占領了整個消費電子市場。其實在索尼公司推出鋰離子電池之前,采用金屬鋰負極的鋰電池已經(jīng)經(jīng)過了數(shù)十年的發(fā)展,但是受制于金屬鋰負極的安全性問題,使得當時的鋰電池只能作為一次電池使用,并且高昂的成本也極大的限制了鋰電池的應用領域,因此在消費級市場很難見到鋰電池的身影。
隨著索尼推出首款商業(yè)化鋰離子電池,鋰離子電池在與鋰電池的競爭中暫時占據(jù)了上風,但是隨著人們對能量密度要求的不斷提高,鋰離子電池已經(jīng)很難滿足日益提高的比能量的需求,于是具有高比容量天然優(yōu)勢的金屬鋰負極上演了一場“王者歸來”大戲,今天我們就帶大家跟隨斯坦福大學的DingchangLin,YayuanLiu和YiCui的腳步,一起對金屬鋰負極進行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剖析。
金屬鋰的比容量為3860mAh/g,電化學勢為-3.04V(vs標準氫電極),是一種非常理想的鋰電池負極材料。如上圖所示,目前鋰離子電池的比能量可達250Wh/kg,但是如果我們將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更換為金屬鋰,那么我們就可以獲得440Wh/kg的比能量,而像Li-S和Li-空氣電池比能量則能夠達到650Wh/kg和950Wh/kg的比能量。要使用金屬鋰作為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,我們還需要克服一下幾個難題:安全性和循環(huán)壽命。困擾金屬鋰負極的主要問題主要是鋰枝晶的問題,如下圖所示,在循環(huán)過程中,由于局部極化的因素,使得金屬鋰表面生長鋰枝晶,當鋰枝晶生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可能穿透隔膜,引發(fā)安全問題,此外如果鋰枝晶發(fā)生斷裂,就會形成“死鋰”,造成電池容量損失,因此鋰枝晶是擋在金屬鋰負極應用路上最大的障礙。
對于枝晶問題我們并不陌生,在傳統(tǒng)的金屬電解生產中,例如電解工藝生產Cu、Ni和Zn等,枝晶生長問題是最為常見的難題,因此學者們對于金屬在電鍍過程中枝晶問題有著豐富的經(jīng)驗,可以用來對理解鋰枝晶問題。一般來說我們認為,在電鍍的過程中正負電極之間會形成一個陽離子的濃度梯度,受限于溶液中離子的擴散速度,當電流密度達到一個特定值J*時,在陰極附近的陽離子消耗殆盡,此時會在陰極形成局部的電荷過剩,從而導致枝晶的產生。對于鋰離子電池這一理論仍然適用,但是J*值一般來說比較大,鋰離子電池的工作電流密度一般要小于J*值,但是鋰枝晶問題仍然會產生,這表明Li枝晶的形成還存在其他的機理。其中的一些理論認為,在金屬鋰負極表面的一些凸起,會導致該處的電子濃度增大,進而吸引更多的Li+,從而導致導致該處沉積的Li迅速增加從而形成鋰枝晶。另一種理論則認為,電極突出部分,由于電鍍過程是三維的,因此速度要遠遠快于平面上的電鍍,從而導致該處Li沉積的速度要遠快于其他地方,導致鋰枝晶的形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