鉅大LARGE | 點擊量:528次 | 2021年09月10日
楊裕生建議國家投巨資加快突破鋰離子電池關鍵技術
我國工程院院士、防化研究院第一研究所研究員楊裕生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雖然目前我國上馬電動汽車項目的車企已多達100多家,但我國電動汽車的最核心部件鋰離子電池的生產技術缺乏,多項關鍵材料依賴進口。因此他建議,國家要投巨資來設立鋰離子電池研發(fā)重大專項,加快突破鋰離子電池關鍵技術的步伐。
據(jù)了解,鋰離子電池技術世界領先的美國已投入15億美元用于發(fā)展鋰離子電池和電池零部件的制造。而我國則還缺乏相應的投資力度。為此,楊裕生前不久與鋰電專家陳清泉、陳立泉、鄭綿平3位我國工程院院士一起向國務院提交了一份有關我國電動汽車發(fā)展思路的報告。報告建議,由國家撥款20億元設立動力鋰離子電池研發(fā)重大專項,全面提升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生產技術水平,實現(xiàn)隔膜和電解質國產化;攻克電池模塊成組技術,提高電池安全性和一致性,電池組的壽命達到充放電1500次等。從而為5~10年后的純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供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。楊裕生表示,其實我國在發(fā)展電動汽車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(yōu)勢。我國的鋰資源探明儲量居世界第二位,而鋰是發(fā)展電動汽車產業(yè)必不可少的礦產資源。但由于我國目前只有資源優(yōu)勢而沒有技術優(yōu)勢,鋰礦的開采與提純技術與國外還有較大差距,導致電池用的鋰產品大多數(shù)依靠進口。
從某種意義上講,未來電動汽車的競爭,重要是電池性能的競爭。誰掌握了電池的領先技術并將其產業(yè)化,誰就會在未來汽車市場占得先機。楊裕生指出,政府和公司關注的重點必須聚焦于我國掌握核心技術,建立自主知識產權,并在此基礎上推進產業(yè)化。絕不應急于搶先從國外買進關鍵零部件拼出幾輛汽車造勢,制造一場虛熱。
楊裕生還指出,由于國內車企不掌握內燃發(fā)動機汽車的核心技術,致使大量的利潤落入掌握核心技術的外企手中。動力鋰離子電池要吸取這個教訓,打消走捷徑的念頭,不用外件拼裝、不搞合資,堅持自力更生,做到真正掌握核心技術,這樣才有利于我國整個鋰離子電池產業(yè)的長遠發(fā)展。
上一篇:鋰離子電池的冰火兩重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