鉅大LARGE | 點擊量:686次 | 2021年04月09日
驅動鋰離子電池發(fā)展的四大因素你了解嗎? 簡述材料革命主導未來趨勢
未來數(shù)十年,電動汽車將得到較大規(guī)模的發(fā)展。據(jù)IEA預測,到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保有量將從2017年的370萬輛上升至1.3億輛,年銷售量將達到2150萬輛。
在這一場景下,年新增電池容量將從2017年的68吉瓦時上升至2030年的775吉瓦時,其中84%將用于輕型汽車。我國、歐盟、印度、美國的需求分別占到50%、18%、12%和7%。
過去二十年,隨著產(chǎn)量規(guī)模的擴大,主導電動汽車電池的鋰離子技術大幅提升、價格大幅下降,使電動汽車的性價比開始與燃油汽車一爭高下。
關鍵驅動因素
自1990年問世以來,鋰離子電池在消費性電子產(chǎn)品、儲能、電動汽車行業(yè)得到了廣泛的應用。隨著產(chǎn)量規(guī)模的擴大,其性能大幅提升、價格大幅下降。
充電溫度:0~45℃
-放電溫度:-40~+55℃
-40℃最大放電倍率:1C
-40℃ 0.5放電容量保持率≥70%
將來,驅動鋰離子電池的成本下降和性能提升的四個關鍵因素是:化學材料、電池容量、生產(chǎn)規(guī)模和充電速度。
化學材料。電池的性能受兩極化學材料的影響。陰極材料重要包括鋰鎳錳鈷(NMC)、鋰鎳鈷鋁氧化物(NCA)、鋰錳氧化物(LMO)和磷酸鐵鋰(LFP);陽極材料大多數(shù)采用石墨,重型汽車中為新增循環(huán)壽命,也會使用鈦酸鋰(LTO)。
NMC和NCA技術的重要優(yōu)點是能量密度更高,主導了輕型電池市場;LFP的能量密度低,但得益于更高的循環(huán)壽命和安全性能,它成為重型電動汽車(即客車)采用的重要化學物質?;瘜W材料對電池成本有著較大的影響,采用不同化學材料的電池,其價格差距最大可達到20%。
電池容量與尺寸。電動汽車電池容量差異很大,在我國最為暢銷的三款小型電動汽車的電池容量為18.3~23千瓦時;歐洲和北美的中型汽車電池容量在23~60千瓦時;大型汽車的電池容量在75~100千瓦時之間。
電池容量越大、成本越低。據(jù)估計,一個70千瓦時電池的單位能量成本比30千瓦時電池低25%。
生產(chǎn)規(guī)模。擴大生產(chǎn)規(guī)模以實現(xiàn)規(guī)模經(jīng)濟是另一個重要因素。目前典型的廠產(chǎn)量范圍大約為0.5~8吉瓦時/年,大多數(shù)廠的產(chǎn)量約為3吉瓦時/年。按照單輛電動汽車20~75千瓦時的典型容量進行測算,單個廠的產(chǎn)量相當于每年可以生產(chǎn)6000~40萬個電池組。
目前,德國、美國、我國、印度等地正在新建一批產(chǎn)量更大的電池廠,其中包括特斯拉年產(chǎn)量達到35吉瓦時的超級廠。
充電速度。當前技術可以實現(xiàn)在40~60分鐘內(nèi)充電80%。這一訴求新增了電池設計的復雜性,比如降低電極的厚度,這會新增電池的成本;降低電池的能量密度,從而縮短了電池的壽命。
美國能源部的一項分析表明,改變電池設計以適應400千瓦的充電將使電池成本新增近一倍。
材料革命主導未來趨勢
根據(jù)IEA的分析,鋰離子電池仍將在未來的二十年內(nèi)占據(jù)主導,但其化學材料將逐漸發(fā)生變化。
2025年前后,新一代擁有低鈷、高能量密度和陰極鋰鎳錳鈷(NMC)811等特性的鋰離子電池將進入量產(chǎn)。在石墨陽極中加入少量的硅,可將能量密度提高50%,而能夠承受較高電壓的電解質鹽也將有助于提高性能。
2025年至2030年期間,鋰金屬為陰極、石墨/硅復合材料為陽極的鋰離子電池可能會進入設計階段,甚至還可以引入固態(tài)電解質以進一步提高能量密度和電池安全性。
此外,鋰離子技術可能會被鋰空氣、鋰硫等其他有著更高能量密度和更低理論成本的電池所取代。但這些技術的發(fā)展水平仍非常低,實際性能尚待測試。
2018年七月二十六日出版的Nature主刊上,一篇題為《距離鋰電子電池革命僅余十年》(Tenyearslefttoredesignlithium-ionbatteries)的文章指出:鋰離子電池性能和價格的演進速度正在放緩。
造成上述問題的重要原因包括:在電極材料的晶體結構中,可以儲存的電荷量快要接近理論最大值;市場規(guī)模的上升難以繼續(xù)帶來大幅度的價格降低。
更糟糕的是,目前普遍采用的電極材料,如鈷和鎳十分稀缺,且價格昂貴,假如沒有任何新的變化,預計在2030~2037年間(或更早),鈷和鎳的需求量就會超過產(chǎn)量。
另一方面,新的替代電極材料,如儲量豐富的鐵、銅,則還處于早期研究階段。文章呼吁材料科學家、工程師和經(jīng)費資助機構等加大對基于儲量豐富的鐵、銅等材料的電極材料的研究,否則,電動汽車的大規(guī)模發(fā)展將受到限制。
經(jīng)濟性的衡量
影響電動汽車與燃油汽車成本的重要因素包括:電池價格、車身大?。ㄓ绊懭剂辖?jīng)濟性與電動汽車的電池尺寸)、燃料價格以及年行駛里程。
電池價格方面,關于以鋰鎳錳鈷811/石墨為電極材料、產(chǎn)量規(guī)模在7.5~35吉瓦時/年、電池容量為70~80千瓦時的電池而言,到2030年的成本可降至100~122美元/千瓦時,與歐盟(93美元/千瓦時)、我國(116美元/千瓦時)和日本(92美元/千瓦時)的成本下降目標十分接近。
電動汽車與燃油車成本的差距會隨著行駛里程的新增逐漸減少,但電池的價格和汽油的價格對該差距的影響超過了車身大小。例如,電池價格等于400美元/千瓦時,電動汽車的競爭力非常小,燃油汽車將是更經(jīng)濟的選擇。
假如電動汽車電池價格較低,汽油價格較高,每日行駛里程較高時,選擇小型的電動汽車或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比小型的燃油汽車更經(jīng)濟劃算。
關于大型電動公交車來說,假如電池價格低于260美元/千瓦時,行駛4~5萬公里/年的電動公交車在具有高柴油稅制度的地區(qū)具有成本競爭力。